“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這是我的職責所在,更是對全社區(qū)5400多戶、一萬多名居民的生命健康負責!遍L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德正街道飛虹社區(qū)書記黃鶴說。
黃鶴是一名年輕的90后社區(qū)書記,平時在工作中有辦法,有創(chuàng)新,工作勤懇、任勞任怨,群眾基礎扎實。轄區(qū)居民都喜歡叫他“小書記”。自3月8日長春市疫情爆發(fā)以來,黃鶴就沒再回過家,一直帶領工作人員奮斗在一線,不分日夜。在她的家中還有一個兩歲大的孩子,天天哭著找媽媽。
長春的三月初依舊寒氣十足,尤其連下幾天的大雪,更是雪上加霜。黃鶴為了圓滿完成核酸檢測工作,確保“應檢盡檢、不落一人”,她便拿著喇叭在小區(qū)中一棟樓一棟樓的喊,天寒地凍、雪地難行,在身上貼幾個暖貼,依舊斗志昂揚。
在核酸檢測中,飛虹社區(qū)出現一例“紅管”,按照當時的政策要求,需要對隔離家庭張貼封條并對其所在樓棟進行封控管控。黃鶴便包下整棟樓,挨家挨戶發(fā)放鼻拭子,耐心指導每一位居民如何使用和登記。一些居民由于使用不當出現假陽性現象,黃鶴為了確保檢測結果準確,便做好防護前往居民家中進行二次檢測,直到最后確認是陰性才放心離開。
在防疫工作中,難免會遇到突發(fā)狀況,黃鶴便利用吃飯和休息的時間為居民排憂解難,面對居民的不理解和抱怨,她耐心解讀政策和心理疏導,一些煩躁的居民也在她的的勸說下,漸漸平靜下來。她經常和社區(qū)工作人員說:居民隔離在家中不能自由行動,更看不見我們在外面的工作,有些情緒很正常,但是我們無論多難多累,都要做好服務,因為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。
有人說:疫情是面鏡子,映出責任與擔當,照出人生百態(tài)。社區(qū)工作者似乎總是被忽視,那是因為他們一直在默默奉獻、不求回報,正是因為黃鶴這些無名英雄,才能在疫情襲來時,為居民筑起“安樂窩”。他們是社區(qū)群眾的貼心人,更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的排頭兵。(李丹)
(圖片來源:長春凈月高新區(qū)/供圖)
(來源:中新網吉林)
(編輯:王思博)